歡迎加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語言文學 考研咨詢QQ:800179089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考研復試高分研究生輔導團隊
帶您一起實現(xiàn)中山大學考研夢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的考研專業(yè)課資料均由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的研究生整理并直接發(fā)貨,七天無理由退貨。支持淘寶購買,淘寶店鋪名:心理學教育學之家。
建議購買資料優(yōu)先通過與我們合作的淘寶店鋪購買:學姐本校直發(fā)甄選店,資料詳情以淘寶客服介紹為準。此淘寶店鋪由在校研究生創(chuàng)建,與本站是合作關系,所有商品均由本校直發(fā),七天無理由退貨。
如需咨詢資料詳情和報考答疑,歡迎加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考研咨詢客服QQ:800179089。QQ可能經(jīng)常無人在線,建議優(yōu)先通過與我們合作的淘寶店鋪購買:學姐本校直發(fā)甄選店 進行咨詢和購買。
一、我們認真負責的向每一位尊敬的考生承諾:
我們是真實的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高分研究生輔導團隊,團隊成員都是2019屆考研的專業(yè)前幾名,資料由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的研究生從中山大學直接發(fā)貨。資料真實、權威、全面、可靠,別的家有的資料我們?nèi)加校?019屆高分研究生學姐學長的智慧、經(jīng)驗和心血的結(jié)晶。目前負責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資料的研究生團隊多數(shù)也是考研時買了我們的資料,被錄取后加入我們的團隊。我們的資料最大的特點是能最真實的體現(xiàn)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復試的重點。
二、售后保障:
建議您挑選購買三家支持7天無條件退換貨的資料,留下自己認為最可靠的一份資料,把其他2份退掉。老字號品牌,服務有保障,收貨后對資料不滿意,無條件支持退款。
三、怎么辨別資料真假好壞(一定要看):
1.否是本校直接發(fā)貨。2.是否可以來學校自取。3.是否支持七天無條件退換貨,如果不支持必然是假的,而且維權困難。以上三點缺一不可。
資料詳情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復試高分秘籍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考研復試內(nèi)部題庫。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考研復試內(nèi)部題庫是復試高分秘籍的核心部分,通過往屆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高分研究生的經(jīng)驗與分析,考研復試的考點均來源于導師的習題和題庫,然后適度的變形或修改,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歷年復試的內(nèi)容在這份復試內(nèi)部題庫中均能找到原型。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研究生每年都針對復試相關科目把導師出過的所有習題匯總在一起,并整理出了詳細答案解析,更新并整理成最新的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復試內(nèi)部題庫。價格:399元。
第二部分: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復試重點精編:復試重點精編由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多名高分研究生根據(jù)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的考研復試重點、考研復試真題、考研復試大綱、導師的重點講義、考研復試考點及范圍編寫而成。復試復習精編內(nèi)容詳細,重要內(nèi)容進行重點分析講解,全面涵蓋復試的重點難點考點。復試重點精編是備戰(zhàn)復試基礎知識復習或全面復習的必備資料。價格:399元
第三部分:附贈: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復試英語、復試信息、復試注意事項、復試流程、復試面試技巧等內(nèi)容。
如需咨詢資料詳情和報考答疑,歡迎加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考研咨詢客服QQ:800179089。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考研復試復習高分秘籍必能助您復試取得優(yōu)異成績。預祝參加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2020屆考研復試的考生順利上岸!
建議購買資料優(yōu)先通過與我們合作的淘寶店鋪購買:學姐本校直發(fā)甄選店,資料詳情以淘寶客服介紹為準。此淘寶店鋪由在校研究生創(chuàng)建,與本站是合作關系,所有商品均由本校直發(fā),七天無理由退貨。
如需咨詢資料詳情和報考答疑,歡迎加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考研咨詢客服QQ:800179089。QQ可能經(jīng)常無人在線,建議優(yōu)先通過與我們合作的淘寶店鋪購買:學姐本校直發(fā)甄選店 進行咨詢和購買。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歷年招生信息
招生年份:2024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50100 |
研究方向 |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 01 文藝學 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 漢語言文字學 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 中國古代文學 06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 中國語言文學(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01,04,05,06,08方向考試科目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1 中外文學 (4) 803 中外文論 02,03方向考生科目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2 漢語語言學基礎 (4) 804 語言學理論 Z1(僅接收推免生)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11 中外文學
803 中外文論 612 漢語語言學基礎 804 語言學理論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01 文藝學 (復試專業(yè)課:1115003 美學)
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復試專業(yè)課:1115004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03 漢語言文字學 (復試專業(yè)課:1115005 漢語言文字學 ) 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復試專業(yè)課:1115006 中國古典文獻學 ) 05 中國古代文學 (復試專業(yè)課:1115007 中國古代文學) 06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復試專業(yè)課:1115008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 ) 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復試專業(yè)課:1115009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jié)構 |
更多題型結(jié)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復試 |
>>更多分數(shù)線信息 | ||
錄取比例 |
>>更多錄取信息 | ||
難度系數(shù) |
>>更多難度分析 | ||
導師信息 |
>>更多導師信息 | ||
研究方向 |
招生年份:2023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80 |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50100 |
研究方向 |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 01 文藝學 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 漢語言文字學 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 中國古代文學 06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 中國語言文學(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01,04-06,08,Z1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2) 201 英 語 ( 一 ) (3) 611 中外文學 (4) 803 中外文論 02-03方向: (3) 612 漢語語言學基礎 (4) 804 語言學理論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學姐推薦參考書:
612 漢語語言學基礎: (1) 《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 (2) 《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出版社; 804 語言學理論 : (1) 《語言學概論》高名凱、石安石著,中華書局 (2) 《語言學綱要》徐通鏘、葉蜚聲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611 中外文學 : 《中國文學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國文學吏》,鄭克魯、蔣成勇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國文學史》,朱維之,南開大學出版社 803 中外文論 : 《中國歷代文論選》(-卷本),郭細虞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學理論教程》(修訂版)童慶炳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文論史》,馬新國,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張少康,北京大學出版社 《西方文選論》(上、下),伍蠡甫編,上王海譯文出版社;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科目:
01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09 美學 02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3 漢語言文字學 04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4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5 中國古代文學 06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6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 08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7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8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理論與實踐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jié)構 |
中山大學612漢語語言學基礎 23年真題題型:
填空 選擇 名詞解釋 分析 問答 中山大學804語言學理論 23年真題題型: 分析 論述 歷年真題考過的題型: 611 中外文學 : 一、名詞解釋:共5題 每題8分 二、簡答題:五選二 每題15分 三、論述題:五選二 每題40分 803 中外文論 : 一、填空題:共29題 每空一分 其中有一道2空 共30分 二、名詞解釋:共6題,每題5分 三、論述題 :共3題,每題30分 更多題型結(jié)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22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50100 |
研究方向 |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 01 文藝學 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 漢語言文字學 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 中國古代文學 06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 中國語言文學(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01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1 中外文學 (4) 803 中外文論 02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2 漢語語言學基礎 (4) 804 語言學理論 03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2 漢語語言學基礎 (4) 804 語言學理論 04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3) 611 中外文學 (4) 803 中外文論 05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1 中外文學 (4) 803 中外文論 06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1 中外文學 (4) 803 中外文論 08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或 244 法語 (3) 611 中外文學 (4) 803 中外文論 Z1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或 244 法語 (3) 611 中外文學 (4) 803 中外文論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無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01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09 美學 02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3 漢語言文字學 04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4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5 中國古代文學 06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6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 08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7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18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理論與實踐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jié)構 |
更多題型結(jié)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21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48 | 專業(yè)代碼 : 050100 |
研究方向 |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 01 文藝學 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 漢語言文字學 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 中國古代文學 06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 中國語言文學(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 01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1 中外文學 (4) 804中外文論 02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2 漢語語言學基礎 (4) 805 語言學理論 03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2 漢語語言學基礎 (4) 805 語言學理論 04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3) 611 中外文學 (4) 804 中外文論 05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1 中外文學 (4) 804 中外文論 06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1 中外文學(4) 804 中外文論 08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1 中外文學 (4) 804 中外文論 Z1 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或 244 法語(二外) (3) 611 中外文學 (4) 804 中外文論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01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43 美學 02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44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45 漢語言文字學 04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46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47 中國古代文學 06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48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 08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49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 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1115050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理論與實踐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jié)構 |
更多題型結(jié)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20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110 |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50100 |
研究方向 |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 01 文藝學 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 漢語言文字學 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 中國古代文學 06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 中國語言文學(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01,04-06,08,z1方向: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3) 611 中外文學 (4) 804 中外文論 02-03方向:(3) 612 漢語語言學基礎(4) 805 語言學理論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01方向:復試專業(yè)課:1115043 美學
02方向:復試專業(yè)課:1115044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方向:復試專業(yè)課:1115045 漢語言文字學 04方向:復試專業(yè)課:1115046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方向:復試專業(yè)課:1115047 中國古代文學 06方向:復試專業(yè)課:1115048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 08方向:復試專業(yè)課:1115049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方向:復試專業(yè)課:1115050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理論與實踐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jié)構 |
更多題型結(jié)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9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110 |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50100 |
研究方向 |
01 文藝學 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 漢語言文字學 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 中國古代文學 06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 中國語言文學(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1)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 201 英語一 方向01: (3) 611 文學評論寫作 (4) 804 文學理論(含中西文論) 方向02: (3) 612 語言學概論 (4) 805 漢語語言學基礎 方向03: (3) 613 現(xiàn)代漢語與語言學概論 (4) 806 古漢語與古文字 方向04、05: (3) 614 文獻釋讀 (4) 807 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方向06: (3) 615 文學基礎 (4) 808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方向08: (3) 616 作品評論 (4) 809 世界文學 方向Z1: (2) 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3) 617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4) 810 戲曲與民俗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方向01:
(3) 611 文學評論寫作:無 (4) 804 文學理論(含中西文論):無 方向02: (3) 612 語言學概論:無 (4) 805 漢語語言學基礎:無 方向03: (3) 613 現(xiàn)代漢語與語言學概論:無 (4) 806 古漢語與古文字:無 方向04、05: (3) 614 文獻釋讀:無 (4) 807 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方向06: (3) 615 文學基礎:無 (4) 808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無 方向08: (3) 616 作品評論:無 (4) 809 世界文學:無 方向Z1: (2) 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3) 617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無 (4) 810 戲曲與民俗:無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01復試專業(yè)課:1115043 美學
02復試專業(yè)課:1115044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復試專業(yè)課:1115045 漢語言文字學 04復試專業(yè)課:1115046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復試專業(yè)課:1115047 中國古代文學 06復試專業(yè)課:1115048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 08復試專業(yè)課:1115049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復試專業(yè)課:1115050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理論與實踐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jié)構 |
更多題型結(jié)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7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48 |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050100 |
研究方向 |
01 文藝學 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 漢語言文字學 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 中國古代文學 06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方向01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1 文學評論寫作 (4)804 文學理論(含中西文論) 方向02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2 語言學概論 (4)805 漢語語言學基礎 方向03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3 現(xiàn)代漢語與語言學概論 (4)806 古漢語與古文字 方向04、05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 文獻釋讀 (4)807 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方向06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5 文學基礎 (4)808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方向08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6 作品評論 (4)809 世界文學 方向Z1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203 日語 (3)617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4)810 戲曲與民俗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11 文學評論寫作
主要考察對具體文學作品的評論賞鑒,兼及對眾多批評方法與文學流派的理論把握和應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4 文學理論(含中西文論) 本課程以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所含內(nèi)容為主要范圍,另需考察中國歷代文論及西方文論。 612 語言學概論 《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編,北大出版社。 805 漢語語言學基礎 ①《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②《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出版社。 613 現(xiàn)代漢語與語言學概論 ①《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編,北大出版社;②《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出版社。 806 古漢語與古文字 ①《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②《古文字學綱要》,陳煒湛、唐鈺明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14 文獻釋讀 主要考察考生對古代文獻的標點與翻譯,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評論的能力。 807 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考試范圍包括從先秦到清代中國各體文學(詩、文、小說、戲曲)及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考試內(nèi)容包括相關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對考生分析能力的考察。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5 文學基礎 本課目考察考生對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以及古代漢語的基礎知識,包括文學史現(xiàn)象、作家作品、流派和思潮等;古代漢語的常識,例如字詞的釋義、古文斷句等,也在考察范圍之內(nèi)。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8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本課目考察考生對晚清民國以來直至當今的文學史基礎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范圍包括文學運動、文學思潮、社團流派、作家作品等。海內(nèi)外對這段文學史研究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以及考生的分析能力,亦在考察的范圍之內(nèi)。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6 作品評論 考試范圍包括比較文學與比較詩學、古典學、世界文學、中外文藝史。主要考察考生對中外經(jīng)典文藝作品、經(jīng)典文藝理論作品的理解和評論,驗證考生的知識儲備、思辨能力與分析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9 世界文學 考試范圍包括從古代到20世紀末的東西方文學,西方文學為主。考試內(nèi)容包括文學基礎知識、文學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相關的西方文論??疾炜忌姆治瞿芰?,以及對文學基本理論、批評方法的把握與運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7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主要考察考生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基礎理論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概念、特征、類型、價值基礎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調(diào)查、研究、申報、保護、開發(fā)等方面的實踐和法規(guī)理解和分析能力,對具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歷史演變、價值、特征、保護與傳承等方面的認識和分析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10 戲曲與民俗 主要考察考生對中國戲曲史學與民俗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范圍包括中國戲曲史的起源、發(fā)展與成熟等演變歷史,重要的戲曲作家、作品、流派的認識和分析。國內(nèi)外民俗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以及分析民俗事象的基本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專業(yè)課:
方向01: S1115026 美學 方向02: S1115023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方向03: S1115019 漢語言文字學 方向04: S1115018 中國古典文獻學 方向05: S1115022 中國古代文學 方向06: S1115024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 方向08: S1115020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方向Z1: S1115021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理論與實踐 備注: 含計劃招收免試生35人。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jié)構 |
更多題型結(jié)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6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44 |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50100 |
研究方向 |
01文藝學 0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漢語言文字學 04中國古典文獻學 05中國古代文學 06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07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Z1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方向01: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1文學評論寫作 (4)804文學理論(含中西文論) 方向02: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2語言學概論 (4)805漢語語言學基礎 方向03: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3現(xiàn)代漢語與語言學概論 (4)806古漢語與古文字 方向04: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4文獻釋讀 (4)807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方向05: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4文獻釋讀 (4)807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方向06: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5文學基礎 (4)808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方向07: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6作品評論 (4)809世界文學 方向Z1: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7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4)810戲曲與民俗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11文學評論寫作: 主要考察對具體文學作品的評論賞鑒,兼及對眾多批評方法與文學流派的理論把握和應用。 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2語言學概論: ①《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編,北大出版社。 613現(xiàn)代漢語與語言學概論 ①《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編,北大出版社; ②《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出版社。 614文獻釋讀: 主要考察考生對古代文獻的標點與翻譯,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評論的能力 615文學基礎: 本課目考察考生對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以及古代漢語的基礎知識,包括文學史現(xiàn)象、作家作品、流派和思潮等; 古代漢語的常識,例如字詞的釋義、古文斷句等,也在考察范圍之內(nèi)。 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6作品評論: 考試范圍包括比較文學與比較詩學、古典學、世界文學、中外文藝史。主要考察考生對中外經(jīng)典文藝作品、經(jīng)典文藝理論作品的理解和評論,驗證考生的知識儲備、思辨能力與分析能力。 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7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主要考察考生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基礎理論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概念、特征、類型、價值基礎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調(diào)查、研究、申報、保護、開發(fā)等方面的實踐和法規(guī)理解和分析能力,對具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歷史演變、價值、特征、保護與傳承等方面的認識和分析能力。 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4文學理論(含中西文論): 本課程以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所含內(nèi)容為主要范圍,另需考察中國歷代文論及西方文論。 805漢語語言學基礎: ①《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 ②《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出版社。 806古漢語與古文字: ①《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 ②《古文字學綱要》,陳煒湛、唐鈺明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807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考試范圍包括從先秦到清代中國各體文學(詩、文、小說、戲曲)及中國古代文學批評。 考試內(nèi)容包括相關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對考生分析能力的考察。 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8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本課目考察考生對晚清民國以來直至當今的文學史基礎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范圍包括文學運動、文學思潮、社團流派、作家作品等。 海內(nèi)外對這段文學史研究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以及考生的分析能力,亦在考察的范圍之內(nèi)。 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9世界文學: 考試范圍包括從古代到20世紀末的東西方文學,西方文學為主。 考試內(nèi)容包括文學基礎知識、文學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相關的西方文論??疾炜忌姆治瞿芰Γ约皩ξ膶W基本理論、批評方法的把握與運用。 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10 戲曲與民俗: 主要考察考生對中國戲曲史學與民俗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范圍包括中國戲曲史的起源、發(fā)展與成熟等演變歷史,重要的戲曲作家、作品、流派的認識和分析。 國內(nèi)外民俗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以及分析民俗事象的基本能力。 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復試專業(yè)課: 方向01: S1115010 美學: 本課程考試范圍以美學原理為主,兼及中國美學史、西方美學史。 方向02: S1115011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不列參考書目。 方向03: S1115012 漢語言文字學: 不列參考書目。 方向04: S1115013 中國古典文獻學: 主要考察文獻學的基礎知識。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相關知識和理論的前提下,對本專業(yè)具備更透徹的了解并具備一定的研究潛質(zhì)。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方向05: S1115014 中國古代文學: 主要考察文獻學的基礎知識。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相關知識和理論的前提下,對本專業(yè)具備更透徹的了解并具備一定的研究潛質(zhì)。 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方向06: S1115015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 不列參考書目。 方向07: S1115016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不列參考書目。 方向Z1: S1115017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理論與實踐: 主要考察考生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以及運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理論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備注: 含計劃招收免試生35人。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jié)構 |
更多題型結(jié)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5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44 |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50100 |
研究方向 |
01 文藝學 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 漢語言文字學 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 中國古代文學 06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方向01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1 文學評論寫作 (4)804 文學理論(含中西文論) 方向02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2 語言學概論 (4)805 漢語語言學基礎 方向03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3 現(xiàn)代漢語與語言學概論 (4)806 古漢語與古文字 方向04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4 文獻釋讀 (4)807 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方向05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4 文獻釋讀 (4)807 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方向06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5 文學基礎 (4)808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方向08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1 英語一 (3)616 作品評論 (4)809 世界文學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11文學評論寫作: 主要考察對具體文學作品的評論賞鑒,兼及對眾多批評方法與文學流派的理論把握和應用。 612語言學概論: ①《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編,北大出版社。 613現(xiàn)代漢語與語言學概論: ①《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編,北大出版社; ②《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出版社。 614文獻釋讀: 主要考察考生對古代文獻的標點與翻譯,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評論的能力。 615文學基礎: 本課目考察考生對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以及古代漢語的基礎知識,包括文學史現(xiàn)象、作家作品、流派和思潮等;古代漢語的常識,例如字詞的釋義、古文斷句等,也在考察范圍之內(nèi)。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6作品評論: 考試范圍包括比較文學與比較詩學、古典學、世界文學、中外文藝史。主要考察考生對中外經(jīng)典文藝作品、經(jīng)典文藝理論作品的理解和評論,驗證考生的知識儲備、思辨能力與分析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4文學理論(含中西文論): 本課程以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所含內(nèi)容為主要范圍,另需考察中國歷代文論及西方文論。 805漢語語言學基礎: ①《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 ②《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出版社。 806古漢語與古文字: ①《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 ②《古文字學綱要》,陳煒湛、唐鈺明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807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 考試范圍包括從先秦到清代中國各體文學(詩、文、小說、戲曲)及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考試內(nèi)容包括相關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對考生分析能力的考察。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8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本課目考察考生對晚清民國以來直至當今的文學史基礎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范圍包括文學運動、文學思潮、社團流派、作家作品等。海內(nèi)外對這段文學史研究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以及考生的分析能力,亦在考察的范圍之內(nèi)。 809世界文學: 考試范圍包括從古代到20世紀末的東西方文學,西方文學為主。考試內(nèi)容包括文學基礎知識、文學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相關的西方文論??疾炜忌姆治瞿芰Γ约皩ξ膶W基本理論、批評方法的把握與運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方向1: 復試專業(yè)課: S1115002 美學: 本課程考試范圍以美學原理為主,兼及中國美學史、西方美學史。 方向2: 復試專業(yè)課:S1115003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方向3: 復試專業(yè)課:S1115004 漢語言文字學 方向4: 復試專業(yè)課: S1115005 中國古典文獻學: 主要考察文獻學的基礎知識。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相關知識和理論的前提下,對本專業(yè)具備更透徹的了解并具備一定的研究潛質(zhì)。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方向5: 復試專業(yè)課: S1115008 中國古代文學: 主要考察文獻學的基礎知識。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相關知識和理論的前提下,對本專業(yè)具備更透徹的了解并具備一定的研究潛質(zhì)。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方向6: 復試專業(yè)課: S1115006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 方向8: 復試專業(yè)課: S1115007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jié)構 |
更多題型結(jié)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4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51 |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501 |
研究方向 |
01文藝學 0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漢語言文字學 04中國古典文獻學 05中國古代文學 06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0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20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方向(01):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1文學評論寫作 (4)804文學理論(含中西文論) 方向(02):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2語言學概論 (4)805漢語語言學基礎 方向(03):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3現(xiàn)代漢語與語言學概論 (4)806古漢語與古文字 方向(04、05):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4文獻釋讀 (4)807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方向(06):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5文學基礎 (4)808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方向(08):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6作品評論 (4)809世界文學 方向(20):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7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4)810戲曲與民俗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11文學評論寫作: 主要考察對具體文學作品的評論賞鑒,兼及對眾多批評方法與文學流派的理論把握和應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4文學理論(含中西文論): 本課程以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所含內(nèi)容為主要范圍,另需考察中國歷代文論及西方文論。 612語言學概論: 《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編,北大出版社。 805漢語語言學基礎: ①《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 ②《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出版社。 613現(xiàn)代漢語與語言學概論: ①《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編,北大出版社; ②《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出版社。 806古漢語與古文字: ①《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 ②《古文字學綱要》,陳煒湛、唐鈺明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14文獻釋讀: 主要考察考生對古代文獻的標點與翻譯,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評論的能力。 807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考試范圍包括從先秦到清代中國各體文學(詩、文、小說、戲曲)及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考試內(nèi)容包括相關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對考生分析能力的考察。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5文學基礎: 本課目考察考生對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以及古代漢語的基礎知識,包括文學史現(xiàn)象、作家作品、流派和思潮等;古代漢語的常識,例如字詞的釋義、古文斷句等,也在考察范圍之內(nèi)。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8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本課目考察考生對晚清民國以來直至當今的文學史基礎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范圍包括文學運動、文學思潮、社團流派、作家作品等。海內(nèi)外對這段文學史研究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以及考生的分析能力,亦在考察的范圍之內(nèi)。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6作品評論: 考試范圍包括比較文學與比較詩學、古典學、世界文學、中外文藝史。主要考察考生對中外經(jīng)典文藝作品、經(jīng)典文藝理論作品的理解和評論,驗證考生的知識儲備、思辨能力與分析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9世界文學: 考試范圍包括從古代到20世紀末的東西方文學,西方文學為主??荚噧?nèi)容包括文學基礎知識、文學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相關的西方文論??疾炜忌姆治瞿芰?,以及對文學基本理論、批評方法的把握與運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7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主要考察考生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基礎理論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概念、特征、類型、價值基礎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調(diào)查、研究、申報、保護、開發(fā)等方面的實踐和法規(guī)理解和分析能力,對具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歷史演變、價值、特征、保護與傳承等方面的認識和分析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10戲曲與民俗: 主要考察考生對中國戲曲史學與民俗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范圍包括中國戲曲史的起源、發(fā)展與成熟等演變歷史,重要的戲曲作家、作品、流派的認識和分析。國內(nèi)外民俗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以及分析民俗事象的基本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01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F0102美學 02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F0103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F0104漢語言文字學 04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F0105中國古典文獻學 05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F0106中國古代文學 06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F0107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 08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F010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20方向: 復試專業(yè)課:F0109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理論與實踐 參考書目: F0102美學: 本課程考試范圍以美學原理為主,兼及中國美學史、西方美學史。 F0105中國古典文獻學: 主要考察文獻學的基礎知識。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相關知識和理論的前提下,對本專業(yè)具備更透徹的了解并具備一定的研究潛質(zhì)。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F0106中國古代文學: 主要考察文獻學的基礎知識。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相關知識和理論的前提下,對本專業(yè)具備更透徹的了解并具備一定的研究潛質(zhì)。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F0109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理論與實踐: 主要考察考生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以及運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理論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jié)構 |
更多題型結(jié)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招生年份:2013 | 本院系招生人數(shù): 91 | 中國語言文學專業(yè)招生人數(shù): 未公布 | 專業(yè)代碼 : 501 |
研究方向 |
01文藝學 0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3漢語言文字學 04中國古典文獻學 05中國古代文學 06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0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20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70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文化事業(yè)與文化產(chǎn)業(yè)管理) 更多研究方向 | ||
考試科目 |
方向(01)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1文學評論寫作 (4)804文學理論(含中西文論) 方向(02)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2語言學概論 (4)805漢語言學基礎 方向(03)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3現(xiàn)代漢語與語言學概論 (4)806古漢語與古文字 方向(04、05)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4文獻釋讀 (4)807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方向(06)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5文學基礎 (4)808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方向(08)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6作品評論 (4)809世界文學 方向(20)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7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4)810戲曲與民俗 方向(70)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7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4)811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學 更多考試科目信息 | ||
初試 |
611文學評論寫作 主要考察對具體文學作品的評論賞鑒,兼及對眾多批評方法與文學流派的理論把握和應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4文學理論(含中西文論) 本課程以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所含內(nèi)容為主要范圍,另需考察中國歷代文論及西方文論。 612語言學概論 ①《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編,北大出版社 805漢語言學基礎 ①《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 ②《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出版社 613現(xiàn)代漢語與語言學概論 ①《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徐通鏘編,北大出版社; ②《現(xiàn)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出版社 806古漢語與古文字 ①《古代漢語》,王力主編,中華書局; ②《古文字學綱要》,陳煒湛、唐鈺明編著,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14文獻釋讀 主要考察考生對古代文獻的標點與翻譯,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評論的能力。 807中國古代文學與批評 考試范圍包括從先秦到清代中國各體文學(詩、文、小說、戲曲)及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荚噧?nèi)容包括相關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對考生分析能力的考察。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5文學基礎 本課目考察考生對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以及古代漢語的基礎知識,包括文學史現(xiàn)象、作家作品、流派和思潮等;古代漢語的常識,例如字詞的釋義、古文斷句等,也在考察范圍之內(nèi)。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8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本課目考察考生對晚清民國以來直至當今的文學史基礎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范圍包括文學運動、文學思潮、社團流派、作家作品等。海內(nèi)外對這段文學史研究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以及考生的分析能力,亦在考察的范圍之內(nèi)。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6作品評論 考試范圍包括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及批評方法。主要考察對具體文學作品、電影作品的評論鑒賞,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對基本理論、批評方法的把握與運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09世界文學 考試范圍包括從古代到20世紀末的東西方文學,西方文學為主??荚噧?nèi)容包括文學基礎知識、文學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相關的西方文論??疾炜忌姆治瞿芰Γ约皩ξ膶W基本理論、批評方法的把握與運用。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617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 主要考察考生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學基礎理論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概念、特征、類型、價值基礎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調(diào)查、研究、申報、保護、開發(fā)等方面的實踐和法規(guī)理解和分析能力,對具體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歷史演變、價值、特征、保護與傳承等方面的認識和分析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10戲曲與民俗 主要考察考生對中國戲曲史學與民俗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范圍包括中國戲曲史的起源、發(fā)展與成熟等演變歷史,重要的戲曲作家、作品、流派的認識和分析。國內(nèi)外民俗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以及分析民俗事象的基本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811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學 主要考察考生對中國文學發(fā)展和中國文化的演變歷史的認識和理解,對其中重要文學、文化的作家、作品、流派、思潮的認識和理解,以及運用文學、文化理論分析文學、文化現(xiàn)象的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更多初試參考書目信息 |
||
復試科目 |
方向(01): 復試專業(yè)課: F0107美學 方向(02): 復試專業(yè)課: F0109漢語言文字學 方向(03): 復試專業(yè)課: F0109漢語言文字學 方向(04): 復試專業(yè)課: F0110中國古典文獻學 方向(05): F0105中國古代文學 方向(06): 復試專業(yè)課: F0104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題 方向(08): 復試專業(yè)課: F0103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方向(20): 復試專業(yè)課: F0102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理論與實踐 方向(70): 復試專業(yè)課: F0101文化事業(yè)與文化產(chǎn)業(yè)管理綜合考試 參考書及范圍: F0107美學 本課程考試范圍以美學原理為主,兼及中國美學史、西方美學史。 F0105中國古代文學 主要考察文獻學的基礎知識。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相關知識和理論的前提下,對本專業(yè)具備更透徹的了解并具備一定的研究潛質(zhì)。 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F0102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理論與實踐 主要考察考生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問題的認識和理解,以及運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理論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F0101文化事業(yè)與文化產(chǎn)業(yè)管理綜合考試 主要考察考生對當前國內(nèi)外文化政策的基本知識,國內(nèi)外文化事業(yè)與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中的基本理論與實踐問題,以及運用文化理論分析現(xiàn)實文化問題的能力等。不再提供參考書目。 更多復試科目信息 |
||
同等學力 |
更多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
題型結(jié)構 |
更多題型結(jié)構 | ||
資料說明 |
更多資料說明 |
手機登錄/注冊 | |
---|---|